


您當前位置:中國菏澤網(wǎng) > 定陶區(qū) > 正文
作者: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(fā)表時間: 2025-11-19 09:22
當定陶區(qū)冉堌鎮(zhèn)楊莊村的電動三輪車隊載著新人緩緩駛過村路,紅綢映著村民的笑臉,車頭喜字襯著新娘親手扎制的小紅花;當牡丹區(qū)大黃集鎮(zhèn)前張集村的秧歌隊踏著《好日子》的旋律迎親道賀,彩扇舞出鄉(xiāng)鄰的溫情,十多位身著紅馬甲的大媽扭得格外盡興——這兩場別開生面的婚禮,正書寫著新時代鄉(xiāng)村移風易俗的生動答卷。
“00后”新人楊文武、劉洋摒棄高額彩禮,選擇用電動三輪車替代豪華婚車,并將節(jié)省下來的1.5萬元捐贈給村里,用于安裝路燈和幫扶敬老院,以善舉詮釋純粹愛情。牡丹區(qū)大黃集鎮(zhèn)組建的43支文藝志愿服務隊,以鄉(xiāng)鄰自編自演的歌舞替代專業(yè)吹打班子,既幫村民節(jié)省開支,也讓文明新風浸潤?quán)l(xiāng)土。他們的選擇印證:幸福從不是金錢堆砌,節(jié)儉更讓親情濃厚、鄉(xiāng)情綿長。
大力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,推進移風易俗,弘揚文明新風——發(fā)生在菏澤人身邊的這些事,正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和富有意義的方式,重新定義新時代的婚姻觀和價值觀,引領(lǐng)著淳樸清朗、向上向善的社會風尚。
曾幾何時,高額彩禮、人情攀比、鋪張浪費等風氣讓人喘不過氣。為了種種看似“理所當然”的理由,許多人背上沉重的負擔,生活陷入“應該”與“不應該”的夾縫。
如何樹立正確的婚戀觀,讓婚姻回歸于“愛”,讓彩禮回歸于“禮”?楊文武、劉洋的做法帶來一縷清新之風,也為更多人提供了有益借鑒。
移風易俗,既要“堵陋習”,更要“種文化”。從定陶新人的主動擔當,到牡丹區(qū)的創(chuàng)新引導,文明新風的培育從來不是孤軍奮戰(zhàn)。大黃集鎮(zhèn)畢寨村通過“定規(guī)矩、建體系、強宣傳”三步走策略,以村規(guī)民約為紅白事畫出“硬杠杠”,搭建“事前備案、事中介入、事后回訪”全流程監(jiān)督體系,使人情支出平均降低55%。當村規(guī)民約落地生根,村民從旁觀者變?yōu)閰⑴c者、推動者,鋪張浪費的舊風氣便失去土壤,勤儉節(jié)約、鄰里互助的新風尚自然蔚然成風。
倡樹新風,既要塑形,也要鑄魂。這兩場婚禮省下的不僅是金錢,更是對傳統(tǒng)陋習的突破,對文明理念的傳播。從“零彩禮+公益捐贈”到“文化道賀+隊伍培育”,菏澤大地上的文明實踐,正推動簡約適度、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走入千家萬戶。文明新風需勁吹,因為它吹來的是溫暖,是和諧,更是每個家庭的幸福之道。
高秀珍
人民網(wǎng) 新華網(wǎng) 央視網(wǎng) 中國網(wǎng) 光明網(wǎng) 中國日報 中青網(wǎng) 求是網(wǎng) 山東網(wǎng) 魯網(wǎng)
菏澤市政府網(wǎng) 菏澤文明網(wǎng) 菏澤市紀檢監(jiān)察網(wǎng) 燈塔-菏澤黨建網(wǎng) 菏澤長安網(wǎng) 菏澤廣電網(wǎng) 菏澤市教育和體育局 菏澤市自然資源和規(guī)劃局
中國徐州網(wǎng) 連網(wǎng) 鹽城新聞網(wǎng) 宿遷網(wǎng) 中國淮安網(wǎng) 蚌埠新聞網(wǎng) 阜陽新聞網(wǎng) 淮北新聞網(wǎng) 拂曉新聞網(wǎng) 中國亳州網(wǎng)
舜網(wǎng) 青報網(wǎng) 聊城新聞網(wǎng) 德州新聞網(wǎng) 濱州網(wǎng) 東營網(wǎng) 水母網(wǎng) 中華泰山網(wǎng) 東方圣城網(wǎng) 瑯琊新聞網(wǎng)
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172902372011號